“你看,种这两位红军战士抬的红色红色是一位红军重伤员,前面的文化几户民房是荣胜村万子红军医院,当时医院有200多名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上墙重伤员,还有40多位苏区妇女在医院为伤员洗衣、基因做饭、植于唱红歌……”日前,种一位游客在东至县木塔乡荣胜村的红色红色一面红色文化墙旁,给孩子讲解墙上的文化红色故事。
深秋时节,上墙走进“红旅小镇”木塔乡,基因一面面主题突出、植于内容丰富、种色彩鲜丽的红色红色红色文化墙,成为该乡的文化一道靓丽风景线。
土地革命时期,木塔乡是方志敏领导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重要据地之一。红色文化资源丰厚。“革命文化是红色文创设计的沃土。近几年来,我们将‘红旅小镇’创建与红色基因传承相结合,各村深挖本土红色资源,共绘制了8000多平方米的红色文化墙。”木塔乡党委副书记黄小毛介绍。
把身边的红色史、红色故事、先烈英雄事迹,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在文化墙上,让党员、群众和游客看得明白、记得清楚,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、砥砺初心。
在木塔村汪村村民组的一面红色文化墙下,方社文正向群众介绍墙上的“木塔口围歼战”故事。
“以前也听说过一些家乡的红色故事,但都很零散、模糊。现在红色文化墙上把当地的战斗故事、先烈故事等都展示得很清楚,内容很丰富,我为红色家乡感到自豪。”村民祝平原说。
在富丰村红色广场,曹光前烈士70岁的孙子曹得水站在红色文化墙下,义务为游客讲解,他同时也是“曹光前烈士故居”的义务讲解员。
大田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,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该村绘制了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墙,其中红色文化墙2000余平方米。“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。”大田村党支部书记方德华说。
近年来,该村以红色文化为主体,绘制内容丰富的文化墙,营造出“处处是课堂、时时受教育”的浓厚氛围,有效促进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、基层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。该村去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。
“来‘红色木塔’旅游,不仅有红色展馆和一批红色景点、红色遗址遗存,还有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墙。文化墙上的那些鲜活的红色故事感动人心,催人奋进。我回去一定要介绍同事和朋友们来游览体验。”一位来自杭州的游客说。
“借‘墙’稳地气、以‘画’鼓干劲。下一步,我乡将持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,不断巩固和提升‘红色文化墙’建设成效,营造积极向上、团结奋进、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。”木塔乡党委书记刘炜表示。